首  页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动态 科研进展 研究团组 研究队伍 发表论文 研究生培养 联系我们 全文检索
栏目索引
・风光照片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动态
・科研进展
・研究团组
・研究队伍
・研究领域
・发表论文
・研究生培养
・联系我们
・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验室动态
第五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第一轮通知)
来源: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     作者:杨植惟     2010-06-02     浏览次数:

民族植物学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研究与探索人和植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学科。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知识、革新和实践,特别是我国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都是闻名世界的典型传统知识。目前,传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WTO的《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相关论坛中,已成为国际热点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民族植物学的研究与传统知识密切相关,早期的民族植物学是在挖掘和利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成果也充分证明,传统知识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促进传统知识的推广应用和弘扬光大。并采取切实措施,公平公正地分享由于应用传统知识而产生的惠益,确保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民族植物学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10月。首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于2002年10月在浙江杭州召开,主题是“民族植物学与天然产物研究开发”;第二届“中国民族植物学研讨会暨首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于2004年8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召开,主题是“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三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于2006年11月在江苏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民族植物学和药用植物”;第四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于2008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大会主题为“民族植物学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经中国民族植物学协会(筹)研究决定,第五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将于2010年9月10-13日在首都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民族植物学发展与传统知识保护”。

一、大会主题与主要议题

1、大会主题:民族植物学发展与传统知识保护

2、主要议题

民族植物学方法与研究进展

民族植物学发展与传统知识应用

民族传统医药研究进展

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遗传资源与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传统知识保护、传承与知识产权

二、大会主办方与协办方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植物学协会(筹)

中央民族大学

承办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协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与自然保护分会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联合国大学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第三世界网络 (The Third World Network)

(待增补)

三、大会组织机构

1、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席:裴盛基 [中国民族植物学协会(筹)主席、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

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列):

冯金朝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院长、教授)

哈斯巴根(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院长、教授)

淮虎银 (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梁洛辉 (联合国大学 专家)

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罗 鹏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 研究员)

秦路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教授)

薛达元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杨德刚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研究员)

尹林克 (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研究员)

杨永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杨宇明 (西南林业大学 副校长、教授)

(待增补)

2、大会组织委员会

组委会主席:陈理(中央民族大学 校长)

组委会执行主席:薛达元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组委会成员:

冯金朝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院长、教授)

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教授)

周宜君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副院长、教授)

王俊丽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教授)

(待增补)

大会秘书长:龙春林

副秘书长:郭泺、彭羽

秘书处成员:郭志永、薛堃、吴力、赵竹、杨植惟

四、征稿

1、征稿内容(符合会议主题及主要议题的范围)

2、征稿形式

论文及中英文摘要的格式请参照《生态学报》(详见http://www.ecologica.cn)。论文请同时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版,或通过电子邮件提交Word文本。

3、征稿截止时间

论文中英文摘要请于2010年4月30日前提交,论文全文请于2010年7月15日前提交,接受论文的邮箱地址:yuupeng@yahoo.com.cn、zhaozhu-100@163.com。

4、论文发表形式

大会交流论文将汇编入《生态学报》2010年《生物多样性专辑》的“生物多样性与民族植物学栏目”(正式刊号),全文文字要求在6000字之内,入编论文将依《生态学报》要求,适当收取一定的论文版面费用。

五、会议期间展示

为促进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交流和沟通,本次会议将设置“民族植物学研究成果”展台和展板,包括科研著作、成果等展示与销售,请展示单位或个人提供选送内容清单、简介和数量等,以便会议统一安排展示场地。

六、会议时间及地点:

1、会议时间:

2010年9月10日:民族植物学与传统知识专题讲座、大会注册。

2010年9月11-12日:民族植物学研讨会和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

2010年9月13日:会议组织“新北京”参观

2、会议地点:北京湖北大厦东湖会议厅

七、会议注册费及联系方式

会议注册费:

每人800元(含4天伙食费,不含住宿费),学生凭证减半

通讯地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第五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大会秘书处

邮   编:

100081

联 系 人:

赵竹: 15210508956,zhaozhu-100@163.com (对国内参会者)

吴力: 13811269362,xue_program111@live.cn(对国外参会者)

电   话:

传   真:

010-6893 1632

 

 

 

 

 

 

八、会后考察

A线:坝上草原 4日考察(9月14-17日)

专车接,包车去丰宁坝上和围场坝上体验草原牧民生活

主要景点:坝上草原、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小布达拉宫、木兰围场,二、三星级食宿标准,费用约900-1500元

B线:内蒙古草原5日游(9月14-18日)

主要景点:欣赏典型蒙古草原(草原日出、草原落日)、住蒙古包、吃蒙古手扒羊肉、祭敖包、蒙古摔跤、观看内蒙古民族歌舞和篝火晚会,二、三星级食宿标准,费用约1100-1800元

以上考察线路费用自理,由旅行社按规定统一组织安排食、宿、行与所列景点首道门票。价格为旅行社提供,供参考,有意者请随回执一并告知。

中国民族植物学协会(筹委会)

第五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

第五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doc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3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 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